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欧洲亚洲日产最新在线感觉|无码专区人妖免费看|黄色成年人网站在线看

  • <rt id="44e0k"></rt>
  • 
    
    <code id="44e0k"></code>
    
    
    <ul id="44e0k"><dd id="44e0k"></dd></ul>
  • 首頁>檢索頁>當前

    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fā)展

    發(fā)布時間:2022-10-22 作者:黨的二十大代表、山東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羅公利 來源:中國教育報

    【代表手記】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chuàng)新是第一動力。要開辟發(fā)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fā)展新動能新優(yōu)勢。這是黨和國家對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頂層設計,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徑選擇。作為高校代表,在現場聆聽黨的二十大報告,倍感榮幸、倍感振奮、倍感激動。

    “人才培養(yǎng),關鍵在教師?!薄鞍倌甏笥嫞逃秊楸?。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秉h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多次發(fā)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做好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才是關鍵,教師是根本。加強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是服務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重要舉措,更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ǎng)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根基所在。

    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要突出政治引領。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把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成果與涵養(yǎng)師德師風、培養(yǎng)健全人格、推進職業(yè)發(fā)展、凝聚干事創(chuàng)業(yè)力量緊密結合起來,切實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引導廣大教師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光榮使命,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開展師德師風教育,完善師德建設制度機制,實現師德建設規(guī)范化、制度化、常態(tài)化,促進師德內化、師德自覺、師德發(fā)展。

    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要突出目標引領。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高度,緊緊圍繞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科教興國戰(zhàn)略,緊緊圍繞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大力培養(yǎng)領軍人才、學術帶頭人、青年杰出人才和骨干教師,努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山東科技大學作為省屬重點高校,現在正以更開放的思路和更寬廣的胸懷,重點加大對高端人才的引進和培育力度,吸引一批高水平學科帶頭人,重點建設一批高水平創(chuàng)新團隊和學術群體,激勵高層次人才在搭建高端平臺、承擔重大項目、產出重大成果、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等方面取得突破;設立“山海英才”“菁英計劃”“杰出青年人才培育計劃”等各類人才制度,對具有成長為國家級人才潛力的青年教師進行重點培養(yǎng),努力將學校打造成高素質教師隊伍的成長搖籃,打造成落實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前沿高地。

    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要突出改革引領。要把改革作為推動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的關鍵一招。山東科技大學把建立科學教師評價制度作為建設高質量教師隊伍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通過改革教師評價制度,優(yōu)化高等教育資源配置、促進教師更好履行職責,激發(fā)教師隊伍內生活力。學校結合教師差異化發(fā)展需要,科學合理設置教學為主型、教學科研型和專職科研型崗位類型,充分考慮不同崗位的學科特點、學術成長規(guī)律等因素,客觀合理設置評價條件,分類評價教師的人才培養(yǎng)貢獻、學術貢獻和社會貢獻情況,引導廣大教師自主選擇符合自身特點、最能發(fā)揮自身特長、最能激發(fā)自身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的崗位,實現“人崗相適、人事相宜、人適其事、事得其人”。學校進一步推進綜合評價改革,更加注重質量和貢獻,推動人才評價從“數量”向“質量”轉變,實行“代表性成果”評價,將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顯示度的學術成果作為評價教師科研工作的重要依據,引導教師潛心研究,引導教師產出多元化高水平成果。同時,完善同行評議制度,建立外審專家?guī)?,擴大專家選擇范圍,確??陀^、公正地評價成果的原創(chuàng)性、引領性、突破性。

    黨的二十大開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的歷史畫卷,為我們提供了建功立業(yè)的新領域、新平臺、新戰(zhàn)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始終堅持旗幟鮮明講政治,凝心聚力謀發(fā)展,堅守底線保安全,以守正創(chuàng)新、踔厲奮發(fā)的實際行動,用心用力、精準精細做好各項工作,為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fā)展貢獻力量。

    《中國教育報》2022年10月22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chengdeli8.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